行走在淄博大地之上,走的是公路,品味的是文化

发布日期: 2015-03-0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

连通城乡的高速公路和四通八达的国省道,为经济建设的平稳提速保驾护航。

 

  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举报咨询一站式服务。

  好人善举不断,文明单位扎堆,市交通运输系统已成行业文明高地。

  新春伊始,交通运输战线不断传来利好消息:继我市被推荐为“迎国检”必检城市后,今年,我市交通运输重点建设项目和投资再上层楼,全社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计超过10亿元,市域内新改建3条高速公路,实施7项国省道大中修工程,改造危桥10,干线公路综合优良路率达到90%以上,我市公路整体水平和城市形象将大步提升,道路服务功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同时,市交通运输局提出,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向优化提升方向转变、管理手段向信息智能方向转变、行政执法向严格规范方向转变、运输服务向便民高效方向转变。

  经济发展虽已进入新常态,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的地位没有改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作用依然重要。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翟乃利表示,2015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我市“迎国检”的决战之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要以更加崭新的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铺下身子,甩开膀子,真抓实干,谋新篇,开新局,着力打造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和文明、优质、便民的公共服务环境,实现交通运输事业新发展。

  

“高速淄博”蓄势待发

  

  “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城市要发展,便捷的交通无疑是“助推器”。

  淄博,坐拥鲁中,东望大海,西眺泰岳,南枕沂蒙,北抵黄河,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山东半岛的交通枢纽,素有“天下通衢,鲁中明珠”之称。青银、滨莱、青兰三条高速大通道在这里相汇,国道309205,省道胶王路、高淄路等多条国省干线纵横交错,南北贯通,东西畅达。打开淄博的交通版图,条条大道纵横交错,蜿蜒在齐国故地的山水之间,这些或粗或细的线条,还在快速延伸,展现勃勃生机。

  从中心城区的任一街道驶入国道205,一种崭新的行车体验立即扑面而来:平坦宽阔的行车道,清晰美观的设施标志,蜿蜒畅行的车流,更有整齐的行道树和错落多彩的绿化带,在春寒料峭的时节里,依然焕发出别样的活力。

  这便是我市倾力打造的国道205淄博段改造示范工程,也是淄博交通打造“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先后完成了青兰高速公路淄博段,建设了打通国道309瓶颈、盼望20多年的张店立交桥,实施了中心城区大外环工程,中心城区面积扩到260平方公里,完成了国道309张辛改线、国道205博山段改建、省道高淄路、湖南路、博沂路、仲临路等2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路网结构、路况水平等综合指标都位居全省前列。

  目前,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053.5公里,其中国省道1205.1公里、县乡道2914.4公里、村道6933.9公里,构筑起市域六纵九横一环和区际三纵三横的骨干网络,形成干支相连、区域协调、城乡通达、顺畅便捷的现代综合道路交通网络,在大的层面上,实现了与济南都市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衔接,拓展城市发展的空间,在内部层级上,使中心城区、区县次中心、中心镇、中心村层次有序,相互呼应,相互衔接,形成脉络清晰的统一整体。

  

行业管理创出多项“淄博经验”

  

  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路网结构的优化、路况水平的提升,公路通行与服务保障能力也显著增强。全市交通运输系统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勇于改变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努力把路网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着力打造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和文明、优质、便民的公共服务环境,行业管理、服务创出诸多全国经验,为淄博争得了荣誉。

  我市大力推动养护管理和养护生产分离,发挥市场在养护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探索总结出一整套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从标准支撑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上理顺了市场化养护运行机制,公路养护已形成了“业主引导、社会参与、合同管理、市场运作”格局。

  目前我市境内所有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了市场化养护。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优良路率达到91.71%

  去年101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来淄博调研公路交通工作,对我市探索推进公路管养分离改革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在全国叫响。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规范许可流程,把好市场准入关口,健全完善诚信考核机制,加强企业、人员、运输装备及营运过程监管,我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市交通运输行业杜绝了较大以上责任事故,一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1%19%

  在2014630日召开的全国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分析电视电话会议上,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翟乃利就我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工作做了典型发言。“淄博经验”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认可和肯定。

  打造智能交通,科学整合公路、运政、执法、公交等市民服务投诉热线资源,规范受话流程,加强业务培训,搭建高效统一的12328交通运输咨询服务平台,为市民出行提供举报咨询一站式服务。升级改造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综合应用平台。继续完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和3G视频监控系统,掌上公交手机查询软件进入系统测试阶段,市民可以查询到65条集约化运营线路的实时运行情况。

  建设绿色交通,指导运输企业获得国家节能减排以奖代补资金660万元。制定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扬尘污染防治、加强城市管理等工作方案。淘汰老旧车辆设备和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车辆,引导运输企业淘汰营运黄标车8406,全市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辆达9420,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保障平安交通,先后开展了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执法行动、客运安全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资质专项检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公路隧道专项整治等活动,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全系统组织不同层次、不周类型预案演练351场次。围绕车辆超限治理、客运、货运、出租、驾培等方面,厘清职责权限,着力解决职能交叉、执法盲区等问题。加大路面执法力度,持续打击超限运输行为,共检查车辆21.3万辆次,查处违章车辆1.05万辆次,查处超限车辆7989辆次,卸载货物11万余吨。

  

打造行业文明高地

  

  行走在淄博大地之上,走的是公路,品味的是文化,感受的孜孜不倦的追求。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抓机关、带行业、树形象”的思路,坚持做到“文明建设抓经常、窗口行业抓服务、交通企业创品牌”,树立起交通运输行业的良好形象。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乐于奉献,争做道德规范的践行者、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在交通系统已蔚然成风。

  市交通运输局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机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市8个区县交通运输行业全部被命名为“省级文明交通行业”,19个基层单位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个企业获得“省级文明客运企业”称号,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2,省级“青年文明号”19,交通运输部“巾帼建功先进单位”1,100多名干部职工被上级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如今,市交通运输系统还培育出了一批享誉省内外的优秀交通品牌:“淄博公路”、“畅通乡村”、“阳光天使服务班”、“蓝狐快运”、“五星高速”、“馨悦捷乘”、“雷锋车队”、“红十字爱心车队”、“交通爱心送考车队”等,社会知名度日益提升。涌现出了“全国见义勇为女司机”梁红君,“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奥运火炬手”于国平,“全市见义勇为先进人物”杨小芹,“全市见义勇为好司机”冯若尘等近百位先模人物。

  文明是软实力,也是强动力。微笑服务、温馨服务、一站式服务,时刻展现着礼仪之邦的品牌; 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声祝福,处处传递着活力淄博的名片;训练有素的路政队伍、挥汗如雨的筑路大军、默默奉献的先模群体,铸起了淄博交通的钢铁脊梁……交通,让文明无限伸延,让距离不再遥远。

  连通城区的高速公路和四通八达的国省道,为经济建设的平稳提速保驾护航;飞架河湖的桥梁和通村到户的硬化路,让农民兄弟的小康路梦想成真。一片片精心编织的畅安舒美的公路网络,一个个渗透着生态、绿色、环保、文明的和谐理念,让淄博这片古老而年轻的沃土焕发出腾飞的新希望。

  

2015:新常态 新机遇 新作为

  

  经过坚持不懈的争取,我市被推荐为2015年山东省除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外唯一一个“迎国检”城市,这是省交通运输厅对我市交通公路工作的充分认可,也是我市争取更多公路养护资金、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契机。

  市交通运输局决心全力以赴打好迎检攻坚战,进一步推动公路工作重心由以建设为主向以综合管理为主转移,努力促进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良性发展。

  市公路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凝聚迎检合力。明确责任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按照“样板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规划迎检路线,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督导考核和重点路段动态管理,确保顺利通过检查,为交通争光,为淄博添彩。

  围绕“迎国检”争取和开展的国道309荣兰路淄博段等7个大中修项目,以及湖南路大中修工程等8个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按期完成。全力做好济青高速淄博段扩容和滨莱高速淄博西至莱芜段扩容工程前期工作,超前谋划,不等不靠,全力以赴,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不断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加大路面清扫保洁力度,抓好沿线设施维护更新,及时处置道路病害,加强绿化抚育管理。做好路面大中修工程及省道236博沂路张良桥等10座危桥维修改造工程,严格落实桥梁养护“四个一”,扎实做好全市隧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持续打造“安美桥隧”,为提升公路通行环境保驾护航。

  2015,市交通运输局将深化落实公交优先战略。适时新开通2-3条公交线路,更新350辆公交车,不断扩大公交服务覆盖范围。推进公交客运承包租赁车辆集约化改造,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客运线路进行公交化改造,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客运服务体系。

  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加快发展交通物流,优化公路服务能力。做好国家重大节日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继续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和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等惠民政策。

  道路运输安全常抓不懈,保障市民平安出行。

  我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确保工程合格率达100%

  今年,我市市域内将新改建3条高速公路,实施7项国省道大中修工程,道路服务功能、承载能力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