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改革价值观:一切为了便民

发布日期: 2016-08-08 12:53:33 浏览次数: 字体:[ ]


优化线网 开线增车 延时降价…… 
公交改革价值观:一切为了便民 

日期:[2016年08月08日]  版次:[04]  稿源:[ 淄博日报 ]  作者:[ ]  


  □本报记者 郑家华
 通讯员 赵莉 车冲

  本报讯 8月3日,随着60余台8米—8.5米长的纯电动公交车在1路线(张店—博山)投放运营,张店至博山公交线路集约化改造顺利完成,公交1路线从此告别经营秩序混乱、运营车辆环境和服务质量差的旧况,换以好车、好服务的新面貌,提升市民乘车体验。
  城市公交服务涉及市民乘客的切身利益,也是展示城市精神面貌的窗口。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动公交改革,通过优化线网、开线增车、延时降价等举措,持续建设优质公交、平安公交、绿色公交、智慧公交,方便市民便捷出行。
主城区:大公交
  按照市政府今年5月26日发布的《淄博市主城区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市交通运输局在主城区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新增线路,增建设施,延长运营时间,减少乘客等车时间,使区际线网衔接更加紧密,运营服务进一步提升,以方便群众安全、快捷、舒适出行,构建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走在前列”相匹配、与“工业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相适应的城市公交线网体系。
  今年以来,中心城区16条线路更新了新能源公交车。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自去年以来,先后购置了700余台新能源空调公交车,截至目前,中心城区16条线路配备了新能源公交车,共配车272台,车况较差的老旧“黄标车”全部淘汰。5月2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再增加198台新能源公交车,用以保障新增线路、班次加密和运营延时。
  调整优化了5条线路,分别是7路、95路、116路、136路、168路,其中原在市总工会和客运中心之间运行的168路,调整为客运中心至银泰城的168路和市总工会至义乌商品城的169路两条线路。线路调整后,每天增加运行车次209个,运营里程增加3560公里,客运量每天增加6000人次。
  6条线路延长了夜间运营时间,2路、7路、58路、89路、138路、159路6条公交线路末班车发车时间分别由原来的19点30分、20点、21点,延长到夏季22点30分,冬季22点,在延长的时间段内平均20分钟一班,每天增加运行车次81个,增加营运里程1191公里。
  16条线路高峰时段开放冷气空调,在没有实行季节性票价的情况下,随着炎热季节到来,顺应广大市民的需求,自6月29日开始,在早高峰7点—9点,中午11点—13点,晚高峰16点—18点三个时段,中心城区16条新能源空调公交线路开放了车内空调,增加了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9月份,25条公交线路加密班次。8月25日前后,198台新能源公交车到位后,对主城区25条线路实施班次加密,主要是增加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发车班次,缩短发车间隔,减少候车时间,预计平均每天增加班次584个。
  新增开5条公交线路。新增加的5条公交线路即:于小村—银泰城,慧泽园小区—高新区实验中学,甘家村—义乌小商品城,中心医院西院—联通路花山路口,太平洋保险电销总部—棉麻站,于9月份正式开通。设计平均发车间隔10分钟以内。
  两处公交枢纽场站建设中。根据主城区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市政府决定今年开工建设淄博新区和淄博高新区两处公交枢纽。
区际公交:集约化
  8月3日,1路公交线(张店—博山)完成集约化改造,全部更换成新能源电动公交车,个体承包者退出经营。
  按照市领导“三位一体、三元融合”的工作思路,市交通运输局提出利用2—3年的时间,完成对全市“五区一县”区间公交线路的集约化改造,实现公交运营公司化、管理统一化、服务标准化的目标。
  5月初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公交客运集约化改革工作的通知》,并明确了工作思路及措施。目前已收回了3路、6路、游6、1路以及22路大部分承包租赁公交车,共176台。凡收回的承包车辆,全部更换新能源公交车,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