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是现代城市人的主要出行方式,绿色交通和绿色出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然而,公共交通的乘车环境有别于私人空间,人们的行为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但是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却屡屡出现在公交车上。近日,记者连续多日乘坐公交车发现,大声喧哗、车上吃东西、随地乱丢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时常出现在公交车上。
市民呼吁 公共场所的文明 应当共同维护 赶早班 公交车变“流动餐厅” 昨日早上八点,记者乘车行驶至张店莲池公园附近,由于正值上班高峰期,车上乘客很多。记者发现,不少“上班族”模样的年轻人手拿早餐上了车,走过车厢过道,味道也弥漫了整个车厢。 “上下班的时候如果有人在车里吃东西,味道很大,简直就是煎熬。”市民小李经常遇到在车厢里吃早餐和点心的乘客,这让他感觉十分无奈。也有市民表示理解,“现在年轻人工作忙,早上没时间吃早饭,在车上稍微垫垫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人随便把味道重的食物带上车吃,我觉得就有点过分了。”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有时候在公交车上,还能看到一些年轻人或者小孩吃糖葫芦或肉串等食物,“竹签子很长,在车上吃很危险,万一急刹车,这么尖锐的东西戳到自己或别人怎么办?”
安静车厢中大声交谈 大声喧哗,顾名思义就是发出大而且令人感觉不舒服的声音。在个人空间里,无论怎样大声说话都不会引来其他人的不满。然而一些市民却将这种大声说话的习惯带到了公共场合,大声与其他人交谈或是打电话,强迫周围人“分享”他的话。采访中,不少市民对于在公交车上大声喧哗表示出不满。 9月18日下午,记者在张店市内的一公交车上发现,车上乘客虽然多,但车内还算是安静。然而在两位中年女乘客上车后,安静的氛围便打破了。两人上车后便开始大声交谈,声音在车厢内显得尤为刺耳,且持续不断。两位女乘客的大声音也引来周围一些乘客不满的眼神,坐在两位女乘客旁边的一位乘客甚至忍不住提醒,但安静了一会儿之后,两人又开始了聊天。 而在晚高峰时段,当公交车经过一些中小学时,学生们放学乘坐公交车,一拥而上,在车上打闹喧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对于这种种的公交不文明行为,很多市民都呼吁:“公交车属于城市中一道流动的窗口,希望更多市民在乘坐公交车时能主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共同维护公共文明。”在乘坐的公交车上,车内的广播和滚动字幕都会提醒乘客,注意维护车内环境,给老人或抱小孩的乘客让座,文明乘车。 采访中多数市民表示,乘坐公交车时如果遇到不文明行为,一般都会善意提醒,但只要不是严重影响自己,都会“能忍则忍”。公交车内属公共场所,大家都应该自觉维护公交车环境卫生,方便自己也愉悦他人。 (晚报记者李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