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高峰:来得早 时间长 峰值高
2017-01-17
作者: 戚加绚 高翔
来源: 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
|
 |
▲1月12日,济南西站工作人员向游客赠送新春福字 |
□ 本报记者 戚加绚 高 翔
本报通讯员 付德水
今年春运已于1月13日开始,启动时间较去年提前11天,是近五年来最早的春运。据交通部门预测,全省客运量将达4750万人次,虽较去年略有减少,但部分热点地区和重点方向疏运量将创新高。
据介绍,济南铁路局预计发送旅客1350万人次,办理旅客列车将达到341.5对,为历年春运最高;全省二级以上道路客运站预计发送旅客达2800万人次,同比下降13%左右。“随着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郑徐高速铁路等线路开通,私家车数量不断增长,预计旅客更多选择铁路、自驾方式出行,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总量较去年仍将下降。”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迎接春运,各大长途客运站、铁路站点都提前预热准备。1月12日,济南西站将山东非遗民俗文化带进了高铁候车室,上百件山东非遗民俗手工艺品在西站二楼候车大厅内展出。济南西站党委书记柏承刚告诉记者,山东是一个文化大省,而高铁站是一个迎来送往的窗口,将山东的非遗民俗文化通过高铁站这个窗口传递到全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下一步,我们济南西站将建设一个新的区域,目的就是弘扬中国的高铁文化,目前正在选址中。”柏承刚向记者透露。
记者从现场看到,具有鲜明齐鲁风格的非遗民俗手工艺品龙山黑陶、山东剪纸、沂蒙香荷包、杨家埠木版年画、山东布艺等都悉数登场,件件精品,巧夺天工,吸引了众多旅客。并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山东剪纸技艺大师栾淑娟现场为旅客剪出高铁列车的剪纸,赠送给旅客收藏。
除了非遗民俗展,济南西站还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走进车站为旅客进行中医义诊,为旅客解决后顾之忧。最近总失眠的南京旅客赵祎体验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会志愿者提供的耳诊服务,虽然被志愿者按压穴位时疼的龇牙咧嘴,但仍连连称奇。赵祎说:“真没想到,我第一次的中医耳诊竟然是在济南高铁候车室完成的,希望到了高铁上按摩一下耳朵上的耳诊穴位能睡个好觉。”
据预测,今年春运客流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等特点,高峰时段的旅客运输压力仍然较大。济南铁路局客运处处长刘锐介绍,2017年寒假大中专院校学生放假时间主要为1月9日至20日,高度集中在1月13日至18日,春运起始即迎来大批学生乘车。预计1月14日为节前第一次客流高峰,客流成分以学生流及部分务工、探亲流为主。临近节日时,务工流与探亲流将出现叠加,预计1月24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将出现节前第二次客流高峰。节前除西北、东北等方向及管内菏泽方向运能紧张外,其它方向客流较平缓。
据了解,今年春运,道路运输计划投放客运专车3.47万辆,其中省、市际线路班车9000辆,客运包车5800辆,公交车5.7万辆,出租车7.3万辆,并根据客流适时增加;铁路运输保障客运列车图定运行348对的基础上,安排临客运行26对(节后23对),其中直通临客20对,管内临客6对,并根据客流情况采用基本方案、应急方案、梯次运力方案适时调整列车密度;航空运输方面,全省9个民航机场春运期间预计起降3.53万架次,日均880架次,日保障席位8.6万个,能够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在水路运输上,全省将投放船舶96艘,提供客位5.13万个客位、4735个车位,能够满足旅客水路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