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 “四好”农村路 连紧群众心

发布日期: 2018-01-29 12:25:43 浏览次数: 字体:[ ]
桓台 “四好”农村路 连紧群众心 
□本报记者 赵希翔 特约记者 张希锋 通讯员 杨永杰 王燕

日期:[2018年01月29日]  版次:[01]  稿源:[ 淄博日报 ]  作者:[ ]  


  “四色韭黄的季节性强,销售就靠‘快’,有了直通家门口的公路,远销到北京、上海都不难,特别是今年亩产高达2000多斤,丰产又丰收,致富不再愁!”寒冬时节,桓台县荆家镇东孙村四色韭黄种植基地的销售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基地负责人介绍,城镇路网、村内道路的不断改善,不仅方便了田间地头劳作,还赢得了“时间差”,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难题。
  道路通,百业兴。桓台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坚持把“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作为精准扶贫、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抓实抓好,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7.69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85.7公里,农村路网发展速度、建设规模、管理水平均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桓台县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户户通”出行更便捷
  “以前家门口是土路,天气不好时出门都困难,如今通了水泥路,再大的雨雪天都不怕了。”唐山镇后诸村村民耿加波介绍,除全面提升主干道路及背街小巷外,村里还改造了用电线路,安装了210盏LED路灯,群众夜间出行更加方便安全。
  据了解,自2011年桓台县被确定为首批“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试点以来,县交通运输部门抢抓机遇,着力实施农村公路“户户通”,集中改造村级道路230余公里,配套完成了网化工程绿化及安保工程,“以奖代补”完成建设面积936万平方米,全县335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内主要道路、背街小巷全硬化,群众出行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体化”城乡更统筹
  桓台县紧紧契合全市“四位一体”综合框架,着力打造“315”生活圈,即各镇15分钟到县城、15分钟上高速、县城15分钟进市区。2017年,全县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投资近1.6亿元实施起马路等部分路段大修,投资3.8亿元建设S29滨莱高速桓台北互通立交工程,投资2.1亿元实施西五路、西十三路北延……紧锣密鼓开展的交通建设项目,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
  同时,按照公交优先发展要求,积极完善公交设施配套,累计投资600余万元,对县城主要干道上的公交站亭全部提升改造,更新、新增环保节能公交车124台,对县域内9条客运线路、96台客运车辆,分批实施城乡一体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客运班线停靠点135个,开通客运班线的行政村达100%。
“重维护”管理更科学
  为人民群众打造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是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桓台县对县乡道路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的路段及通客车、通校车的重点路段,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整治,成立县、乡、村三级公路保护队伍,建立起农村公路、桥梁定期巡查制度。去年累计巡查道路1.7万余公里,对发现的道路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修复,同时强化复查,实现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
  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路保洁与城乡环卫一体化有机结合,推行养护质量量化考核和公路维修市场化管理,农村公路养护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方向转变,有效提升了养护效果,保障了道路安全畅通。“我们将紧紧围绕‘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城市发展要求和目标,继续优化路网结构,不断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让广大群众受益。”桓台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耿佩成如是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