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会对一些惊天动地的事唏嘘不已,也往往会对一些简单普通的事刻骨铭心。昨天,是5.12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2008年是我难忘的一年,那一年,更是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北川的30多个日日夜夜……
2008年5月22日上午10点30分,满载着淄博人民深情厚谊的第一趟车队启程,日夜兼程急奔北川。
我担负援建运输的宣传报道任务,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援建灾区的大爱和货物运输的艰难过程。
从山东的淄博到北川的香泉乡,1700多公里的路程在他们眼里变的并不遥远,从千里之外来援助灾区的淄博人,谱写了一曲曲抢运救灾物资、重建家园、把爱心献给香泉人的美好赞歌。
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是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援建香泉乡成为山东省淄博市义不容辞的职责。援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早日让学生们搬进明亮的教室,早日让灾区百姓住进过渡性安置房就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
灾区百姓需要临时住房,失去学校的孩子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室……
在淄博,过渡性安置房、门窗等配套设施,课桌椅、水泥、粮食、蔬菜等物品昼夜不停的生产,而这些都是千里之外的香泉乡的急需物资。运输这些物资过去,一时间,就成了淄博人最重要的工作。
5月21日下午4时,淄博市交通局(现淄博市交通运输局)召开党委会,紧急研究制定支援四川救灾物资运输方案,并连夜组建淄博交通抗震救灾大型货运车队。
情况紧急、时间紧、任务重。5月21日晚,山东长运集团接到市交通局组建大型运输车队运送援建物资到北川灾区的命令,作为淄博市交通大型专业运输企业,集团公司立即选拔了二十几名优秀驾驶员,驾驶着十几辆斯太尔大型运输车,第二天清晨就按照指定时间和地点赶赴装运现场。
5.12汶川地震,给灾区群众带来的灾难,牵动着山东长运集团领导和员工的心,他们积极组织员工为灾区捐款。山东长运集团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抗震救灾的工作部署,主动承担了援建北川运输任务。无论是集团公司的主要领导,还是运输企业的员工,都纷纷请缨到灾区一线抗震救灾。
这些驾驶员个个身体强壮,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接到运送援建物资的通知,他们连夜进行准备。认真对车况进行了检查,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就匆匆上路了。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企业员工,在灾区群众遭遇灾难的时候,他们都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灾情就是命令。此时此刻,他们对灾区的情况还是个未知数,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们都瞒着自己的父母和妻子;此时此刻,他们不讲任何条件,就像军人一样,把服从命令作为自己的天职。
这支车队有20辆大型运输车和两辆指挥车组成,每辆车上都有两名驾驶员。淄博市交通局负责组织车辆运送援建物资,这个车队有淄博市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时任市交通局副局长任迎远带队。
5月22日上午10时30分,满载着淄博人民深情厚谊的第一趟车队启程,日夜兼程急奔北川。从此,一支又一支、一列又一列满载救援物资的大型货运车队和火车陆续由淄博发往灾区。
1700公里的路程,近40个小时的行程,他们日夜兼程,风驰电掣。运输车队持运送援助灾区物资介绍信,一路畅通无阻,免费通过各收费站,浩浩荡荡直击北川灾区。
路途遥远。车队在途中加油成了问题,他们带着支援灾区的介绍信也只能加少量的油,只能多停几个服务区。为了争取时间,驾驶员吃睡都在车上,轮换着休息。
车队到达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已是24号的中午。淄博市援建北川建设指挥部就安扎在黄江中学。院内是指挥部扎起的一排排的帐篷。
这批援建物资都是临时板房,需要分别送到每个村的援建点。等在指挥部山下的车队,在当地村干部指引下,缓缓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奔向援建点。
此时,灾区的余震还不时袭来,本来狭窄的山路在震后变得更加崎岖难行,一边是高耸陡峭的山体,一边是几十米深的沟壑,松动的石块不时从山上滚落,还要面临山体可能滑坡和堰塞湖可能溃堰的危险。
从江油到香泉指挥部所在地,这段山路还算好走。从这里一直往前,山路越来越难行。最远的卸货点在敬东村,约有16公里的路程。大型货车行走在只有一车宽的山路上,不时看到路边有从山上滚落下的石块。还有约一里路长的路段,一边是陡峭的山体,另一侧则是七八米深的沟壑,坐在大货车往外看,仿佛车就像悬着往前爬行一样,感觉心也像悬在半山腰。车行至路边一小厂方附近,迎面看到路上有一巨大石块,这块巨石足有三间房子那么大。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这石块当时完全挡住了路,已经爆破三分之一了,怕影响厂房没有再爆破。他指着山上说,就是从那边滚落下来的。沿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石块滚落时压出很宽也非常明显通道。大货通过这里时,车轮几乎挨着石块。车队行走了1个多小时,才终于到达援建点。
2008年5月30日,两名儿童正在玩耍。
这里的村民们非常热情,车队还没到就开始给驾驶员烧水做饭,灾区的群众对援建者充满了感激之情,忙着给驾驶员端水倒茶。
车队卸完货又沿路安全返回到市援建指挥部。终于圆满完成了这次运输任务,驾驶员的心情感觉轻松了许多,跟随车队运输援建物资的山东长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董玉海,副总经理栾兆友悬在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整个运输过程他们不仅看得清清楚楚,也切身体会到了运输的艰难和惊险,他们也为整个车队的安全捏了一把汗。
援建北川灾区的运输任务,仅仅迈出了第一步。
运往灾区的援建物资,不仅通过一支支车队运往灾区,就在车队出发的当天下午,淄博市的援建物资也通过铁路发往绵阳。
从绵阳火车站到北川的香泉乡,还有四五十公里,到最远的援建点得六、七十公里。到达绵阳的物资又怎么运送到援建点呢?只能用大型货车将到达绵阳火车站的援建物资进行转运。淄博市立即组建了驻绵阳抗震救灾物资转运处,成立救援应急运输车队。
完成运输任务正准备返回淄博的运输车队,有12辆被编入应急车队。从此奔波在绵阳和北川之间,转运淄博从铁路运到绵阳的援建物资。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不等人。此时此刻,灾后的群众还住在自己搭建的简易的帐篷里,灾区的孩子因失去了校园而无法上课。淄博的援建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刚组建的物资转运处只有市指挥部副总指挥、时任市交通局副局长任迎远和时任运输安全科长张辉两个人,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还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出面协调。
淄博市抗震救灾物资转运处成立临时党支部。2008年6月10日,赴灾区援建的党员再次为灾区捐款。
山东长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董玉海,副总经理栾兆友当即表示留在灾区,协助物资转运处做好援助物资的转运。作为一家大型交通运输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集团公司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处理、去拍板,然而,他却在这里坚守了30多天。他总是带车行走在车队的最前头,鼓士气、排险情、保安全。每次下过大雨或有大的余震后,他总是先沿着行车路线勘查路面状况,清除塌方和滚落到路面上石块。天天奔波在援建现场,和转运处的同志一起协调物资转运手续。
不管白天夜晚,每次装卸车都先到现场亲自指挥。他的手多次被划破,身上有多处伤,蚊虫叮咬的胳膊和腿上也和工作人员一样,到处都是经常发痒的红疙瘩,他仍然坚持和员工以及志愿者一起装车卸货。
他带领车队一次又一次地踏上险境,又一次一次地战胜困难。运输车队的员工,经常没有吃饭的时间,经常在驾驶室里过夜,经常好几天不能洗一次澡。他们冒着酷暑余震,忍着蚊虫叮咬,为了淄博420万人民的重托,为了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他们义无反顾,从不畏惧,没有怨言,甘愿付出。
从铁路转运物资任务非常紧急,当天到的货物必须当天运完。灾后的北川余震不断,狭窄蜿蜒的山路,泥石流不断,天天要经过这些危险路段,每次经过都心有余悸。
由于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加剧,交通要道都实行了军事管制。唐家山堰塞湖在5月29日又出现管涌,沿路村庄早已空空荡荡,成了无人村……
天变不足畏,大难可兴邦。这些,难不倒淄博交通人。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心中永远牢记的是那一种责任。
香泉希望小学将于6月1日复课,要是不能把物资及时转运往香泉,一旦堰塞湖溃坝,唯一通往那里的道路将被淹没,沿线将是一片汪洋,淄博在香泉乡已开工建设的几十处安置房建设工地将被迫停工。
经过物资转运处和市指挥部的多方协调,终于拿到了已经戒严军管路段的特别通行证,他们立即展开抢运。同时协调铁路方面,加快了抢运速度。
他们要和时间赛跑。 5月29日1时10分,淄博市驻四川绵阳抗震救灾物资转运处响起了急促电话铃声:“40 吨水泥已经到达绵阳火车站,请速转运。”虽已是深夜,但是深知此刻时间宝贵的转运处的七名工作人员,立即召集从淄博调来的12辆大型货车组成的驻绵阳救灾物资运输工应急车队,卸货装车,迅速运往香泉。
为确保援助灾区货物顺利送达目的地,转运处的同志经常是从凌晨出发,战斗到货物落地,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吃饭、睡觉似乎变成了极奢侈的事。就是这样一群不知辛苦为何物的人,共同愿望却是早日听到新教室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早日看到香泉的老老少少搬进新家后的喜悦心情。
2008年6月17日,灾区群众在搭建好的板房前洗菜。
辛勤汗水得到了“满意”的回报。6月1日,由淄博市援建的香泉希望小学复课了。该学校为山东省在灾区建成复学的首所希望小学。孩子们搬进了用板房搭建的新教室, 用上了从淄博运来的新课桌,在微机教室又开始了新的学习……
淄博的爱心援建,感动了北川,也感动了绵阳。6月2日晚上9时30分左右,在四川绵阳火车站附近的小饭馆里,一位当地中年汉子,执意要为正在吃晚饭的货车司机们结帐。他非常激动地说,“你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帮助我们重建家园,这也是我们灾区群众的一点心意,你们一定要接受。”
截至6月3号,淄博市驻四川绵阳抗震救灾物资转运处转运铁路运输物资55节车皮,公路运输投放280车次,大型货车行程里程12万余公里。已运往灾区过渡性安置房800套袁帐篷1300余顶,床1500张。为香泉希望小学运输了复课设备500套课桌椅,50台电脑,6箱教学仪器,以及篮球架等。
这一串串沉甸甸的数字,凝聚着淄博市委、市政府对北川灾区的无私援助,代表着淄博 420 万人民对灾区的爱心奉献。
车轮滚滚奔灾区,转运“爱心”到北川。淄博市驻四川绵阳抗震救灾物资转运处的辛勤努力,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也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011年9月23日,北川县香泉乡。3年后,淄博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淄博市对口援建的北川县香泉乡,重温伟大的援建精神。
大家都在看
所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章显出我园的团结友谊,四川人民谢谢你们[握手][握手]
[赞][赞]
大美淄博人
长运集团[赞][赞][赞][赞]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