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 公告内容
  • 草案全文
  • 草案解读
  • 背景介绍
  •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 会议审议
  • 决策公开
  • 我要发表意见

https://www.wjx.cn/jq/97275934.aspx

《淄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交 通规划》)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决策,建设交通 强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推进和引领我市未来五年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现将起草情况说明如下:

一、规划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发展格局的攻坚时期,是我市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的关键五年,尤其需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交通运输局组织起草了《交通规划》。

二、主要内容

(一)加速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1.建设多网融合的轨道网。力争规划建设滨淄临、鲁中铁路项目,储备淄博至东营铁路优化提升项目。谋划”一纵一横两环”市域铁路。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

2.建设畅通高效的新航道。实施小清河复航工程,规划建设“一港二港区三作业区”,建成小清河集疏运体系。

3.完善广覆深达的公路网。实施9个高速公路新建、扩容 项目。规划建设两环五射线及城市大外环。实施普通国省道新改建158公里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1000公里以上。

4.完善衔接顺畅的场站网。打造淄博火车站综合智慧枢纽, 加快完成客运设施改造。建设胶济客专临淄站、周村东站改造项目。优化形成34个枢纽、20个停保场、82个首末站的公交场站布局。加快民用运输机场前期研究及通用机场整体布局。

5.融入一体发展的经济圈协同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通道衔接,推动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二)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1.加快客运转型发展创造条件增开淄博至国内重要城市班列。发展淄博多向辐射一体化客运、公交化运营探索推进客运 站转型发展。发展定制客运、定制接驳。打造联程客运品牌。

2.加快打造“品质”公交加强全域公交一体化发展。建立公交发展长效保障机制。创建全国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政策引导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发展。

3.加快货运转型升级。布局网络化多式联运体系,推进“公    转铁”“公转水”及“散改集”,提升“门到门”运输服务能力,建设新型物流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公铁水多式联运区域中心。

4.推进“交通+”融合发展。 推进“交通+旅游”、“交通+物流”、“交通+制造业”、“交通+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5.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优化汽修、驾培服务。打造“司机之家“网络加强路域环境整治。

(三)致力提升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1.构建安全应急新格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强化应急保障建设。

2.培育数字交通新动能。建设数字交通大脑”,实现交通运输大数据“一屏通览”,推动解决行业管理的难点和痛点,支 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3.推进绿色交通新发展 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抓好交通运输清洁化。

4.加快行业治理现代化。建设高效服务型部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建设信用交通示范市。打造交通执法 品牌。传承创新交通文化。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山东省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淄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按照《淄博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市政府令第102号),现将市交通运输2020年重大行政决策《淄博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公众参与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开决策草案基本情况

2020年重大行政决策《淄博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于2020年1111—2020年1213日在市政府网站、市交通运输局网站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公众参与意见征集,通过问卷星系统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收集整理

二、公众参与意见反馈及采纳情况

共计收到问卷调查119份,参与人员年龄分布以29-49岁为主,主要为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员。问卷调查显示

1.近年来淄博市交通运输在淄博北站枢纽建设52.1%、扩容改造高速公路47.9%、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39.5%领域发展成效显著

2.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74%)、跨区交通与组群内交通混行(42%)、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有待提升(42%)。

3.从中长期来看,全市交通发展战略是加强对外运输通道建设、打造鲁中交通枢纽(67.2%),推动“综合交通+”、促进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58%),建立公铁水航高效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50%)。

4.交通运输“十四五”期重点发展任务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76.5%),提升智能、绿色、安全等支撑保障能力(68.9%)和运输服务质量(58%)。

5.“十四五”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82%)、张博铁路(47%)和完善交枢纽、首末站(46%)等

6.“十四五”期,客运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快济淄交通一体化发展(65%)、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61%)、促进城乡公交精细化发展(43.7%)。

7.“十四五”期,货运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公铁及公水多式联运(62%)、发展网络货运平台(54%)、引导培育大型物流企业(42%

8.“十四五”期,综合交通要着重加强与旅游业(75%)物流业(60.5%)、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58.8%);

9.“十四五”期,交通行业支撑保障能力发展重点任务是加快新型交通基础设施70%),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平台的建设68.9%),建设普通国省道运行监测平台(34.5%);

10.“十四五”期,现代化行业治理体系建设重点是积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74%、推进市场化改革52.9%、加快人才队伍建设30.3%

以上建议《淄博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修改完善中均已采纳。

三、对公众参与情况的总体评估

从公众参与调查问卷反馈意见情况看,公众对该事项认可度较高并及时反馈了有价值、有意义的意见,对提高规划编制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上,该事项在公众参与环节具备实施的条件。

 

                              淄博市交通运输

                              2020年12月21日

2021年9月6日和17日,分别经市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和市委第264次常委会议研究通过。

淄政字〔2021〕8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经济开发区、文昌湖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淄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淄博市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7日

 

 

 

淄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山东省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淄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交通强国、交通强省部署要求,以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为出发点,以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综合、优网络、补短板、提服务,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体化融合、创新驱动,加快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交通强省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为加快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交通运输业的服务本质,以便民、利民、惠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交通问题为出发点谋划发展。统筹城乡交通运输,拓展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和运输服务覆盖面,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服务大局、交通先行。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要求和市情特征。坚持适度超前,主动服务“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等战略,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协调发展。深化交通运输开放合作,拓展投资空间,有效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3.优化结构、统筹融合。加强规划统筹,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布局,实现各交通运输方式在同一通道空间内集约完善。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实现运输服务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强化衔接联通,提升设施网络化和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整体效率。推动融合发展,加强交通运输资源整合和集约利用,促进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4.拓展提升、创新发展。注重科技引领,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5G等赋能交通运输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和路径。

(三)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基本形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力,交通强市建设在“快车道”上行稳致远。

1.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普通干线品质提升,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小清河(淄博段)全面复航;“四纵六横两环”铁路网加快推进,“一纵一横”市域铁路开通运营,市域铁路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本构建起以济青、鲁中、滨临、沿黄四大综合运输通道为主体的对外交通网络,以市域铁路、高等级公路、城市快速路等为主骨架,其他交通网络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功能明确的市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新型物流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公铁水多式联运区域中心。形成周边城市1小时通勤、省内城市及京津冀2小时畅达、国内主要城市5小时覆盖的“对外125出行圈”;市域各板块15分钟上高速、相邻区县30分钟直达、五区一县(桓台县)60分钟覆盖及主城区60分钟直达高青县、沂源县的“市域15—30—60出行圈”;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123快货物流圈”。

3.交通运输治理体系规范高效。交通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智慧交通更加发达,绿色交通低碳环保,交通产业融合发展,交通文化深入人心,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展望到2035年,实现交通强市建设目标,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当好先行,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二、加速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十四五”时期,重点优化济青通道,补强滨临、鲁中通道,新辟沿黄通道,加快构建以“一纵两横一沿黄”四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为骨干、以多层次网络为依托、以综合枢纽场站为支点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一)建设多网融合的轨道网。加快建设一体化衔接的客运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络,形成“四纵六横两环”铁路网主骨架布局。

1.高速(城际)铁路。完善滨临纵向通道,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区域连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完善鲁中横向通道,强化与沿海城市联系,巩固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出海通道,提升铁水联运效能,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力争规划建设滨淄临、鲁中(聊城至泰安至莱芜至沂源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项目,协调优化线路方案、争取站点设置,提高区县站点覆盖率。储备淄博至东营铁路优化提升项目。

2.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结合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和释放胶济、张博、辛泰、张东等既有铁路线路运力,谋划“一纵一横两环”市域铁路,创造条件开行市域列车,争取延伸东至青岛、西至济南,建立新的通勤旅游快客专线。

建设张博铁路(淄博至博山铁路)、胶济铁路市域化改造项目。储备张博-辛泰铁路连接线项目,利用胶济铁路、张博铁路及辛泰铁路,形成南环线;研究济寿铁路和兴桓铁路专用线项目,利用胶济铁路、邹平铁路专用线、张东铁路,形成北环线。储备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谋划建设淄博至济南市域铁路,研究推进与济南城市轨道交通衔接,促进济淄同城一体化发展。

3.铁路专用线。统筹产业发展和物流运输需求,对铁路专用线进行整体布局研究,推进港口集疏运、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

加快推进既有铁路专用线改造利用;推进山东鲁维青铁国际物流港、鲁中物流集聚园、淄博综合保税区等专用线项目建设运营;开展齐鲁化工区、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兴桓铁路等专用线项目前期研究。“十四五”末,全市铁路专用线运营里程达到145公里。

(二)建设畅通高效的新航道。推进小清河复航,规划建设“一港二港区三作业区”,填补我市水运空白,为全市发展内河水运、海河联运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加快完成小清河(淄博段)复航工程。建设淄博港一期工程,其中,桓台港区为核心港区,建设荆家作业区6个、马桥作业区4个1000吨级通用及多用途泊位,储备马桥作业区4个1000吨级液体散货泊位;高青港区为重要港区,建设花沟作业区4个1000吨级通用及多用途泊位。建成小清河集疏运体系,形成衔接一体、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公铁水联运网络。

(三)完善广覆深达的公路网。

1.高速公路。推进高速公路加密工程,加快建成沾化至临淄、济南至高青、济南至潍坊、临淄至临沂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高青至商河、章丘至庆云、济潍复线桓台联络线高速公路项目,进一步优化高速公路网通达水平。实施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力争规划建设滨台高速彭家枢纽至淄博西枢纽段、长深高速大高至彭家枢纽段改扩建项目,提升滨临通道内高速公路瓶颈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新改建里程约290公里,推动形成“两纵六横”高速公路网,全市高速公路网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2.两环五射线及城市大外环。规划建设城市快速路——两环五射线,形成“城市交通保护壳”。内环线由鲁泰大道、宝山路、昌国路、原山大道构成,总里程39公里;外环线由黄河大道、鲁山大道、淄河大道、姜萌路构成,总里程72公里;五射线分别是上海路北延连通高青县,柳泉路连通桓台县,张辛路连通临淄区,北京路南延连通淄川区和博山区,张周路连通周村区,总里程113公里。规划建设货运快速路——城市大外环,分离过境货运交通和城市交通,总里程171公里,其中利用原路里程77公里,新改建里程94公里。东环线利用凤凰山路,建设东外环(凤凰山路至S509青周线段)项目及S231张台线淄川寨里至矾场段改建项目;西环线利用G309青兰线及G205山深线,建设西北外环(G205山深线至G309青兰线段)项目;南环线建设S510泉王线淄川龙泉至周村王村段改建项目;北环线利用S29滨台高速桓台北连接线,建设东北外环(G205山深线至凤凰山路段)项目。

3.普通国省道。实施普通干线品质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新改建里程约158公里,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和等级结构,提高市域交通出行服务能力,打造“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研究推进国省道与重要城市道路、大交通量国省道平面交叉口改造工程,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具备条件的公路养护站实施服务驿站打造工程,优化对外服务功能。

加快完成S229沂邳线沂源芝芳至张良段新建项目。建设经十路东延(S509青周线淄川邹家至周村王村段及G309青兰线王村段)、G308文石线淄博潍坊界至桓台前毕段及桓台新城至桓台邹平界段、G309青兰线临淄郑王至高新区万盛段、S317临历线博山天津湾村至南庄段、S231张台线淄川寨里至矾场段(城市大外环)、S510泉王线淄川龙泉至周村王村段(城市大外环)、S309田高线高青许管至十里铺段、S231张台线淄川矾场至博山南庄段等新改建项目。积极推进G341黄海线沂源鱼台至沂源钢城界段、S309田高线高青滨城界至高青许管段、G309青兰线周村高淄路口至王村段、S317临历线博山姚家峪至博山莱芜界段、S317临历线博山南庄至姚家峪段、G233克黄线高青孙坊至孟家段等新改建项目前期研究。

4.农村公路。开展“五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路网提升、道路通达、通行安全保障、融合发展样板、运输服务升级“五大工程”。“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规模适当、路线通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1000公里以上,因地制宜推进通建制村双车道公路建设和过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打造“四好农村路”淄博样板。

1)实施路网提升工程。提升新建公路路面结构和技术标准,“十四五”末,具备条件的区县中心城区与所辖镇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相邻镇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因地制宜设置停车区、服务驿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既有农村公路的安全、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

2)实施道路通达工程。建设对外衔接道路,推进跨市域县乡道路衔接。建设疏港路、高速公路连接线等,推进市域内重要节点联通。推动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持续推进村内通户道路硬化,打通断头路。在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村内通户道路硬化,高标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

3)实施通行安全保障工程。完成现有四、五类桥梁改造任务。加快完善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村道安全设施提升样板路,基本消除县乡道路安全隐患。

4)实施融合发展样板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生态、科技等融合发展。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区县积极性,大力推动高标准旅游路、经济路、产业路等建设。

5)实施运输服务升级工程。持续优化全域公交,形成城乡一体、高效快捷、功能完善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5.公路养护。

1)加大公路养护力度。加强预防性养护,结合交通量、季节性因素,准确把握预防性养护需求规律,科学制定预防性养护计划,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完善定期检测预警机制,全面及时掌握公路技术状况,提高科学养护决策水平,保障养护资金投入。从路网整体效益最优出发,合理制定养护大中修计划,统筹新改建和大中修项目库动态管理,提高养护工作主动性,降低养护成本,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普通国省道养护大中修里程约530公里,年度预防性养护里程占比不低于5%,优良路率达到94%;一、二类桥梁比例达到95%以上。“十四五”期间农村公路列养率100%,每年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里程达到总量的7%以上,消除主干路的简易铺装路面,整体技术状况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8%以上。

2)健全长效管养机制。巩固普通国省道养护市场化改革成果,支持养护企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打造高素质养护队伍,提高养护作业精细化水平。全面推行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探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信息化水平。建立专群结合的养护运行机制,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

(四)完善衔接顺畅的场站网。

1.枢纽场站。优化整合综合枢纽场站交通设施及共享服务功能空间,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场站集中布局、立体或同台换乘。打造淄博火车站综合智慧枢纽,加快完成客运设施改造项目。建设胶济客专临淄站、周村东站改造项目。储备临淄客运站项目。

2.公交场站。结合“主城区公交+区间公交+各区县内公交+城际公交”规划,优化公交场站布局,规划新改建公交枢纽20处、停车保养场3处、公交首末站67处。“十四五”末,形成“34个枢纽、20个停保场、82个首末站”的公交场站布局,公交枢纽站覆盖所有区县。

3.淄博机场。坚持新建迁建与扩容增效并重,加快淄博民用运输机场前期研究,积极争取规划建设。加快谋划通用机场整体布局,推进高青县、沂源县等通用机场前期研究,适时启动规划建设,未来与淄博民用运输机场共同构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同高效的机场体系。

(五)融入一体发展经济圈。协同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通道衔接,完善多层次区域联通网络,推动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济淄一体化通道、跨黄通道、省会经济圈环形通道(淄博段)及南部山区与胶东、鲁南经济圈直连通道的规划建设,具备条件的先行先建。

三、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一)加快客运转型发展。积极争取释放济青高铁、胶济客专等既有路线富余运能,增开淄博至北京、上海等国内重要城市班列,优化行车组织,提高运营效能。加快发展淄博多向辐射一体化客运,实行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打破客运站“等客上门”等传统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定制客运,加强与高铁、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定制接驳,拓展旅游包车、商务快客等服务模式,探索推进传统客运站向综合服务体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大数据应用,推进数字信息与客运管理、便民服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客运服务智慧化升级。优化道路客运班线网络,适当缩减长途运输线路,发展中短途运输;调整与高铁平行线路,与高铁客运差异化发展。优化各类客运班线运力与时刻安排,推动旅客联程运输发展,以淄博火车站、淄博北站为试点,整合不同交通方式,打造联程客运品牌。完善综合客运枢纽行李直挂、票务服务等设施,提供全程电子化服务。进一步整合售票资源和购票渠道,推动实现“一站购票、无缝换乘、一票(证)通行”。

(二)加快打造“品质公交”。深化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全域公交一体化发展,出台公共交通成本规制办法,建立公共交通发展长效保障机制,争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继续深化公交集约化改革,实现全市公交运营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政策支持一体化。优化运营班制,统筹公共交通高峰与平峰运输能力,提高运力投放与出行需求匹配度。创新公交线路运营模式,推动大站快车、通勤班车、定制公交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对高品质、差异化出行需求的响应能力。开行市域铁路旅客列车,打造组团内及组团间快速公共交通走廊,实现市域铁路、常规公交“无缝衔接、一卡联通”,完善配套慢行接驳。政策引导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发展,推广优化网络预约出行服务。结合淄博市综合能源港相关规划,加快完善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十四五”末,全市公交线路车辆达到3700辆以上,公交线网总长度突破7800公里,公交快线突破600公里,启用公交专用道96公里;巡游和网络预约出租车实现出网融合。

(三)加快货运转型升级。依托“一纵两横一沿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布局形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衔接欧亚的网络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新型物流中心城市,以发展多式联运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提升“门到门”运输服务能力,打造全省公铁水多式联运区域中心。“十四五”期间,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速超过10%;“十四五”末,工业企业物流成本下降5%左右。

1.传统多式联运。依托石化、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集聚整合陆港资源,打造淄博内陆港“一港多区”,加快铁路运输“进港入园”。推进淄博内陆港、鲁中现代综合物流产业园等集聚建设,开辟大宗特色产品货源,拓展欧亚班列线路班次,推进淄博多向五定班列常态化运营。大力发展网络货运平台,支持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有效整合社会零散运力,提高道路货运实载率。依托小清河复航优势,发展小清河—渤海—黄海海河联运、水水中转、直接换装,推动化工、煤炭、建材、木材、钢材等进出口货源海河直达,提升海河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便捷化的海河联运模式。

2.冷链多式联运。以数字农业山东仓、淄博智慧城乡冷链仓储物流综合示范产业基地等重要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京津冀和长三角之间绿色智慧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产业预冷设施和物流仓储,打造集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于一体的绿色冷链物流仓储加工交易中心。建设绿色智慧冷链物流云平台,建立冷链物流全程监管和溯源体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优先布局招引建设冷链快递物流分拨中心,以“冷链网络货运+冷链区域分拨+云冷库”的“线上+线下”支撑,吸引龙头平台企业和优质采购商落户淄博。

3.“多式联运+产业”。推动多式联运与工业融合,优化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布局,打造工业供应链一体化运营基地,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智能化物流装备、仓储设施及剥离组建专业物流公司,打造基于核心企业的“链主型”工业物流供应链。推动多式联运与商贸融合,探索“以运带贸、运贸一体”的发展模式,打造“境外直采+班列运输+线上线下销售”商业模式。推动多式联运与金融融合,探索银行、金融、保险等服务与多式联运结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开展提单物权化探索,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进多式联运与跨境电商融合,探索推行海外仓、集货物流创新型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形成功能完善的跨境电商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探索发展“集货集发+采购供货+代采代发”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模式,提升跨境多式联运服务水平。

(四)推进“交通+”融合发展。

1.“交通+旅游”。重点围绕淄博市“三区一带”旅游资源分布,构建“快进慢游”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打通通向旅游景区“最后一公里”。“十四五”末,全市3A及以上景区实现三级公路通达。加强城乡公交对乡村旅游点的串联,规划开通旅游公交线路,拓展一元公交游景点覆盖面。挖掘市域铁路沿线旅游元素,打造张博、胶济、辛泰等铁路旅游专线。推动在客运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打造运游融合精品站点。

2.“交通+物流”。统筹“客、货、邮、网、路”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网络及服务区基础设施优势,拓展服务区功能,建设服务区智慧物流港和沿路物流网络,加快实现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的快速转换,畅通城乡双向物流配送网络;科学规划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布局,推动本土电商企业发展,构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的农村物流服务发展模式,推动交邮融合、客货同网等多形式的农村物流发展,畅通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消费品下乡通道。

3.“交通+制造业”。支持交通装备制造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现代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发展交通智能装备产业,推动无人机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培育产业联盟,打造产业集群。

4.“交通+区域经济”。探索重大交通项目资源开发权、土地开发权等关联经营资源配置,推进交通廊道与商业、园区等融合发展,提升交通项目综合效益。探索交通设施综合开发利用,以既有场站、服务区或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为载体,丰富交通设施的产业、商贸功能,建设城市综合体或城市会客厅。

(五)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连锁经营”汽车快修服务,完善维修救援网络建设和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健全驾培机构培训质量考核和监督机制,实现全市驾校“计时培训计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服务模式全覆盖,探索推行网络远程学习、学时预约等便民措施。打造“司机之家”网络,完善服务区、停车区等服务功能,不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加强路域环境整治,打造便捷舒适的运输服务环境。

四、大力提升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构建安全应急新格局。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增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自觉,深刻汲取教训,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原则要求落实到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全过程。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夯实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定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权责清单,厘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和边界,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全面摸排“两客一危”、公共交通、水上交通、公路管理、交通工程等重点领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生产风险,建立重大风险基础信息、防控责任、监测监控、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清单,强化风险状态和发展趋势研判,落实管控责任和措施,形成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构建以安全生产信用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保障的新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实现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全覆盖,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提升安全监管科技支撑,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感知网络覆盖,推进北斗系统、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装备在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基础保障,完善专业化装备配备,制定落实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应急专家库,加强重点领域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严格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整改销号,完善全流程闭环管理。

3.强化应急保障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围绕实战需求,加强预案演练与评估,推进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加强预案、队伍、物资之间的衔接。建立政府统一规划、企业积极参与、救援给予补偿的交通运输应急队伍储备调用机制。依托交通运输骨干企业,结合交通战备保障力量,组建平急结合、快速高效的交通基础设施抢修保通队伍、水上搜救队伍和应急运输保障车队。科学评估并持续改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全面提升极端条件下应急交通保障能力,确保应急物资储备满足形势任务需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打造专业化应急值守、智能化信息交互、全覆盖调度指挥平台。健全交通运输、公安、应急管理、气象、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做好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二)培育数字交通新动能。

1.建设数字交通“大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高标准建设数字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围绕“路、车、人、货、场”,聚合全领域、多层次交通运输数据资源,探索应用场景数据融合和创新应用,实现全市交通运输大数据“一屏通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及全运输方式的数据共享和实时分析,实现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宏观决策等全息化,推动解决行业管理的难点和痛点,支撑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交通运输领域综合指挥调度、风险防范预警、事件应对处置和服务科学决策水平。

2.建设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普通国省道智能化监管子系统。依托小清河复航工程开展智慧航道(过闸)、智慧仓储等建设,提升水运设施智慧化水平。推进智慧港口建设,通过港区5G建设和应用,实现智能导引、精准停车、集装箱自动装卸等无人化作业,探索建设智能无人码头、港口智慧化生产泊位、集装箱自动化堆场。

3.发展智慧运输服务。加快构建多式联运智能综合运输体系,提升交通运行智能协同水平。积极倡导“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推动市场运营主体打造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服务系统,创新升级出行服务模式。

(三)推进绿色交通新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抓好交通运输清洁化。严格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新增和更新货运车辆100%达到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在公共交通领域的推广使用,新增和更新公交车新能源车占比达到100%,新增和更新巡游出租车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占比达到100%。推进绿色汽修发展,落实在用汽车检测与维护制度(I/M制度),强化汽车尾气排放维修治理。建设绿色交通工程,推广使用环保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做好废旧路面材料等循环利用;推广高围挡封闭化作业,加强施工扬尘防治,更新使用环保达标机械车辆。根据小清河复航进展,推进港口船舶岸电使用,开展港区污水、粉尘综合治理工作,研究推进船舶污染监视监测能力建设。推进绿色服务区等交通场景建设。

(四)加快行业治理现代化。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机构职能,建设高效服务型部门,构建事权清晰、有机衔接、政令畅通、协同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持续探索对交通运输企业履行业务指导和监管职能的新模式。

2.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开放、灵活高效的多元化交通运输建设运营体系。完成《淄博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加快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息化监管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

3.提升综合执法水平。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新机制,形成新合力,以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规范执法,温暖服务,深化执法能力提升,加快智慧执法增效,强化执法装备保障,打造具有淄博特色、行业特色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品牌。

4.完善社会共治体系。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交通运输治理的制度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拓宽政务公开领域和范围,重大决策全面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公开决策成果。健全行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行政调解和信访工作机制,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和应诉水平。深入推进“信用交通市”建设,加强交通运输领域信用数据的互联共享。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抓住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加大高层次、紧缺型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能力培养,持续打造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交通人才队伍。

6.传承创新交通文化。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开展交通文化内涵研究和传播,促进交通运输与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积极争创“百佳文明窗口”、感动交通年度人物和行业“最美”。围绕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项目、典型经验、创新做法等,多渠道、多形式讲好交通故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文化品牌,塑造新时代淄博交通运输新形象。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本规划作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建设交通强市的第一个五年行动方案,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规划实施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合力推进规划落地。各区县要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细化任务分工,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规划执行。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规划的衔接协同,积极对上争取重大交通项目列入国家、省级项目平台,按照“完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思路,做好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充实项目储备。深入开展综合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及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研究与实践,探索形成带动行业发展的淄博经验。要实行清单化管理、专班化运作、项目化推进,加强规划实施事中事后监管和动态评估监测分析,确保规划执行良好可控。

(三)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用地保障,发挥交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落实“多规合一”,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优先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空间,依法依规加快项目用地审批工作,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资金支持,落实市与区县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积极进入交通运输领域。强化法治保障,推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治化管理体系。

(四)强化环境保护。在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项目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三同时”等制度,落实“三线一单”要求,做好环境风险防范。加强交通行业污染防治,注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升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水平。

建议人* 联系方式*
意见标题*
意见内容*
验证码*